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2-12-05 10:06:29 编辑: 周嘉
“感谢医护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日前,在扬大附院重症监护室,刚完成仿生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不到两个月的市民方先生向记者表示。
10月8日,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王强教授团队为方先生成功实施一台仿生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也是江苏省首例ECMO转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填补了江苏省终末期心脏疾病治疗的空白。(本报曾经报道)
44岁的方先生在医院走廊上步伐轻盈,很难想象他是一名刚换完人工心脏不久的患者。他的姐姐帮他提着小背包,里面是维持人工心脏工作的电池。方先生的右侧腹部伸出了一根电线管道,连接着的这个小盒子就是“心脏”控制器和电池。这样一个小背包,就可以支撑方先生身体的日常生活。
两个月前,方先生在家里突然出现急性心衰,不能自主呼吸。随后,家人紧急将他转运到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医院。由于方先生自主心脏功能太差,属于终末期的心衰患者,要么等待遥遥无期的移植,要么尝试人工心脏。为了争取生的希望,家人决定把信任托付给医生。
术后近两个月,在心脏大血管中心、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方先生即将康复出院。
这两个月,方先生是如何战胜病魔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韦广发介绍,心脏大血管中心、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联合查房,对方先生的治疗十分细心,并根据病情适时调整方案。每当方先生有一点点进步,医护人员都会予以鼓励。
方先生今后如何生活?重症医学科护士长王妮娜介绍,为了让方先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出院后的生活,医院除了日常护理外,还为其进行了心理辅导。“最初,他无法接受自己要背着电池包生活,现在他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且了解了如何开包、如何监测。”王妮娜说,方先生日后生活不会受太多影响,除了背着电池包、定期复查外,他可以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