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2-11-16 09:17:45 编辑: 周嘉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三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宗旨是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今年世界慢阻肺日为11月16日,主题为“肺系生命”。慢阻肺往往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医生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或者处于职业粉尘暴露等高危人群,每年最好进行肺功能监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感冒后走路气喘住院
一个月前,68岁的杜先生感冒咳嗽,之后感冒好了,但是咳嗽一直没好。最近,他走路还出现了气喘。“走快了或者多走两步就喘不上气,夜里睡不着,经常咳嗽咳痰。”于是,杜先生到苏北人民医院就诊,被确诊为慢阻肺,收治住院治疗。
“患者有长期吸烟史,并且活动伴有气喘,我们给他进行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检查,确诊为慢阻肺。”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杨俊俊介绍,秋冬季节呼吸道疾病高发,像杜先生这样患有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慢性病人群,肺功能明显低下,一场普通的感冒就可能使病情雪上加霜。
长期吸烟是高危因素
“40岁以上的人群,约每8个人中就有1个慢阻肺患者,然而慢阻肺的人群知晓率仅为1%,真正算得上是‘沉默的杀手’。”杨俊俊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是呼吸困难,以及咳大量的痰和慢性咳嗽。然而,慢阻肺不仅仅只是一种“吸烟者的咳嗽”,而是一种诊断不足、威胁生命的肺部疾病。
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接近1亿,已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构成重大疾病负担。但是公众对于慢阻肺的认知却相当匮乏,只有12%的慢阻肺患者报告有过一次肺功能测试。
杨俊俊提醒,近年来,慢阻肺年轻化趋势愈发明显,跟吸烟的关系最为紧密。“长期吸烟是慢阻肺的高危因素,病区不少慢阻肺患者都有吸烟史。”同时,慢阻肺还与职业粉尘、化学物质、油烟等接触高度相关。专家指出,早期筛查、及时诊断,是诊治疾病的先机。其中,肺功能检查是慢阻肺诊断最重要的标准。
为避免慢阻肺急性发作,除了戒烟,还要努力提高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平时要做到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另外,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用药。在缓解期可适当做有氧锻炼。
多点知道
慢阻肺的高危因素
1.儿童时期有反复或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2.年龄超过35岁。3.吸烟或长期接触“二手烟”污染。4.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5.患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疾病。6.长期从事接触粉尘、有毒有害化学气体、重金属颗粒等工作。
如何预防慢阻肺的发生?
1.戒烟。2.减少室内空气污染。3.防治呼吸道感染。4.加强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爬山、打太极拳、跳舞等。5.呼吸功能锻炼,可通过做呼吸瑜伽、呼吸操、深慢腹式阻力呼吸功能锻炼。6.耐寒能力锻炼,可采取从夏天开始用冷水洗脸,每天坚持户外活动等方式锻炼耐寒能力。7.40岁以上人群、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查一次肺功能。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