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5-04-28 09:02:13 编辑: 周嘉
昨日19:30,作为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由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排演的木偶剧《勇敢的马可·波罗》在扬州运河大剧院首演,上演了一场跨越七百年的文明对话。
作为马可·波罗诞辰770周年的献礼之作,该剧将“一带一路”的庞大主题具象讲述成易理解、易亲近的中国形象,用传统非遗技艺碰撞未来科技美学,重塑一段历史、一场冒险、一个人物,诠释千年丝路勇气传奇。
双线叙事 展开一场时空冒险
《勇敢的马可·波罗》剧情巧妙架构了双重时空,扬州姑娘菠萝球在古运河畔的马可·波罗纪念馆内,意外进入了一场冒险之旅,时空的魔咒带着菠萝球小朋友回到了700多年前,与去东方寻龙的马可·波罗相遇。
他们途经干旱的沙漠、威严的皇宫、繁华的扬州、汹涌的大海,时刻面临着酷热、贪婪、犹豫以及胆怯的考验。他们冲出重围、战胜困难,在九死一生中参透“勇气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恐惧仍选择前行”的真谛。
《勇敢的马可·波罗》编剧、扬州市文化馆副馆长、青年编剧崔绪军介绍,这场冒险既是向丝路先驱致敬,更是对每个平凡个体的精神喊话——当我们撕掉“超级英雄”的幻想标签,自己便是照亮征途的火炬。
“这部剧不仅适合孩子,对成年人来说,也是与自己内心的一场对话。”陪儿子来看演出的市民生永敏说。
多维艺术 连接古今、融通中外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场精神之旅,也是艺术之旅。《勇敢的马可·波罗》坚守传统杖头木偶本体艺术,创新融合连体偶、布袋偶等多元表现形式,辅以全息投影、近景魔术等,以呈现剧情。
开头的杖头木偶,展现了他们在沙漠中的巧遇;人偶的造型成为主线,吸引着观众们跟随着他们一起进行冒险;布袋木偶的使用,对比呈现着他们与内心贪念的搏击;铁枝木偶让两位守城官兵十分幽默风趣;而当马可·波罗机甲破次元登场,孩子们踮起脚尖仰望,连连惊叹。
剧中对于扬州的描述十分精细,展现了扬州城在上元节时的繁华,着重介绍了扬州的玉器、漆器、灯彩等非遗项目。
在舞美上设计精巧,既有马可·波罗纪念馆的实景照片为背景,也有精心打造的幕布,营造出沙漠、大海等自然景观,让观众们身临其境。
在配乐上,每一首歌曲都朗朗上口,充满童趣,通过音乐塑造出马可·波罗从胆小到勇敢的心路历程。
“马可·波罗和菠萝球可真勇敢,我也要像他们一样,遇到困难冷静下来,想想办法。”“妈妈,马可·波罗纪念馆在哪儿,我想去看看。”“爸爸,意大利很远吗?马可·波罗是怎么来到扬州的?”……演出散场,孩子们纷纷议论起来。
“马可·波罗是中外文化交流使者,沿着运河而来,在扬为官多年,也将东方文化带到了欧洲。我们正在和意大利方面积极对接,推动剧目走进马可·波罗的故乡交流演出。”市木偶研究所副所长郭江说,我们也在努力推进,希望未来也能带着剧目走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重走马可·波罗来时路。
周边文创 构建“可带走的非遗”
值得一提的是,剧院大厅也化身“文创市集”,四大主题展区串联魔幻现实主义秘境与中国神话宇宙。有《勇敢的马可·波罗》中的骆驼与西游元素衍生出零门槛体验非遗文创——毛绒杖头偶,有冰箱贴、盲盒手办、专属印章等情绪潮品,还有限定版纪念票书签,将首演之夜定格为可收藏的文化记忆。
这场跨越虚实的戏剧盛宴,不仅重构着传统剧场的消费场景,更以可触摸、可交互、可收藏的形态,重铸流动的文化基因。
“演出受时空限制,落幕就停留在舞台上。”郭江表示,而基于剧目内容和杖头木偶艺术本体开发的周边文创产品,就可以帮助观众留住剧目,也可将杖头木偶艺术带回家。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