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2-06-09 09:15:35 编辑: 汤玮
“1+1+N”系列助企纾困政策
稳经济
在政策制定上,注重落实国家和省部署,保持连续性;在具体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扬州特色;在办理方式上,简化办事程序,健全直达机制。截至5月底,我市出台的各类纾困政策已惠及市场主体22万多家,总金额近120亿元。
保就业
我市迅速启动失业保险市级统筹,预计全市增加返还1.77亿元,增加返还市场主体20799家。市人社部门组织线上招聘397场,接收求职简历超23358份,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106个。下一步将举办网络招聘会不少于500场,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万人。
优服务
市政务中心设置“苏政40条”线下服务窗口13个、“苏政办22条”线下服务窗口17个。扬州“12345”热线开通“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直连46个部门的375名企业服务“政策专员”,已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货运物流等方面诉求690件。
减税费
今年1-5月,我市仅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就已实现退税到账45.1亿元,预计全年仅此项优惠政策,就将达百亿以上规模。截至5月底,市属国资国企已为1871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6007.49万元,预计全年减免金额将超过1.2亿元。
读报词典
“1+1+N”系列 助企纾困政策
●“1”——扬州惠企40条
●“1”——我市出台的16条补充措施
●“N”——专门用于支持商贸、文旅、物流和商务、中小微企业、民营养老服务机构、金融等6大领域的具体政策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实施保供稳链、助企纾困、援企稳岗、惠民解难等行动,相继出台“1+1+N”系列助企纾困政策。
政策实施效果如何?昨天上午,我市召开“1+1+N助企纾困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邀请相关职能部门介绍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系列发布会将分七场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5月底,扬州“1+1+N”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已惠及市场主体22万多家,总金额近120亿元。
稳经济:
120亿元“真金白银”惠及市场主体22万多家
“今年以来,受疫情冲击、叠加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普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不畅、预期转弱等多重压力,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微企业和需要人与人直接接触的服务行业遇到的困难更多、更大。”市发改委副主任孙景亮说,为了对冲各种不利影响,我市制定出台了“1+1+N”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提振市场信心、稳定企业预期、护住经济大盘。
“1+1+N”中的第1个“1”是指“扬州惠企40条”,第2个“1”是指我市出台的16条补充措施,“N”是指专门用于支持商贸、文旅、物流和商务、中小微企业、民营养老服务机构、金融等6大领域的具体政策措施。此外,6月7日下午,市发改委、商务局和财政局还出台了支持接触性服务行业市场主体纾困的“八条措施”。
我市“1+1+N”系列助企纾困政策有何亮点?孙景亮介绍:“在政策制定上,注重落实国家和省部署,保持连续性;在具体内容上,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扬州特色;在办理方式上,简化办事程序,健全直达机制。”
数据见证成效:截至5月底,我市出台的各类纾困政策已惠及市场主体22万多家,总金额近120亿元。
保就业:
全市将举办网络招聘会不少于500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市人社部门用足用全“政策工具箱”,迅速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目前,我市符合条件的地区已“免申即返”6388万元、惠及市场主体6955家。在此基础上,我市还迅速启动失业保险市级统筹,预计全市增加返还1.77亿元,增加返还市场主体20799家。
“我们正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工作,不遗余力落实保就业任务。”市人社局副局长王锦程介绍,今年初,市人社部门向1800余家“323+1”产业集群的重点先进制造业企业征集信息,收集719家企业岗位需求9445个。同时创新“屏对屏”“点对点”招聘新模式,组织线上招聘397场,接收求职简历超23358份,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岗位3106个。
下一步,全市将举办网络招聘会不少于500场,新增在扬就业创业大学生2万人,强化就业援助,全年实现城镇失业再就业3.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9000人。
优服务:
“一企来”热线直连46个部门375名“政策专员”
如何做到企业诉求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忧必解?市政务办副主任乔有金介绍,市政务办建立惠企政策展示直达机制,在市政务中心设置“苏政40条”线下服务窗口13个、“苏政办22条”线下服务窗口17个,推动政策快速审核、便捷享受。
“在服务中,我们努力做到线上服务有温度、线下办事有力度。”乔有金介绍,扬州“12345”热线开通“一企来”企业服务热线,直连46个部门的375名企业服务“政策专员”,截至目前已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货运物流等方面诉求690件,其中35.36%的诉求在第一时间部门连线过程中得到解答,派发446件电子工单,100%按时处置。同时,市政务办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科技产业综合体设立代办服务站,为企业开设、项目建设帮办代办事项581件,为科技产业综合体156个项目进行帮代服务。
“在交易方面,我们进一步优化服务,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乔有金介绍,我市推广应用电子保单保函,已服务投标企业2227家,减少企业资金占用逾13亿元。
减税费:
今年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到账预计将超百亿元
减税降费不仅能直接有效地助企纾困,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的税费支持政策基本涵盖了所有纳税人和缴费人。”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张耀斌介绍,相较去年,今年财税优惠力度更大。去年,我市全年累计新增减税降费33.3亿元,今年1-5月,仅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就已实现退税到账45.1亿元,预计全年仅此项优惠政策,就将达百亿以上规模。
房租减免有助于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增强市场活力。“截至5月底,市属国资国企已为1871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租金6007.49万元,预计全年减免金额将超过1.2亿元。”市国资委四级调研员方建中介绍,我市将在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2022年3月至5月租金全免政策基础上,进一步把“顺延6个月、按50%比例缴纳房租”要求落实到位。
“今年以来,市总工会积极推动小微企业经费返还、组织职工疗休养、减免经营户房租等政策落地。”市总工会副主席杨浩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已返还小微企业工会经费11598户,户数返还率达99.4%;返还金额1356万元,金额返还率达99.7%。同时组织600多人次参与市内疗休养,为经营户减免房租50万余元。下一步,市总工会将对承租经营户今年7月至12月租金按50%比例收取,预计将为经营户减免租金50万余元。
来源:扬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