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www.yzcn.net 2024-02-23 09:37:49 编辑: 周嘉
昨天,2024年扬州市民政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今年将新建37个颐养社区,改造提升35个城市社区助餐点,改造提升80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全市接受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比例将达到18%,使得我市养老服务体系更趋完善。
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我市今年将完善“扬善救助”品牌,继续强化《扬州市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施细则(试行)》宣传培训,强化政策执行效能检验和“一事一议”工作机制运行,探索实行“一次申请、分类审核、联动救助”。
深化巩固特殊困难群体巡访、监测、救助、关爱、应急一体化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多部门联动协作关爱机制,精准落实救助措施。不断完善“现金+物资+服务”的综合性救助方式,研究制定拓展服务类救助政策措施。提高特困群体医惠保项目的覆盖范围和购买标准,持续推动特殊困难群体极端天气用电补贴和特困人员住院护理补贴工作机制运行。会同市慈善总会开展“慈善光伏照万家”“苏慈助医”等慈善帮扶项目。
改造提升9个省级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开展优秀未保站评选活动。全面推广“苏童成长”协同关爱做法,争取纳入省级试点。创建9个省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优化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市今年将持续深化“颐养社区”品牌项目,积极申报省颐养住区建设,争创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年内新建37个颐养社区。重点推进县级失能(失智)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机构认知症照护专区建设,打造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推进省厅苏中地区认知症照护试点项目,全市新增认知症床位不少于300张。
通过“政府补贴、慈善捐助、企业让利、个人自费”相结合方式,积极探索将特殊困难家庭重度失能老年人优先纳入机构供养范围。鼓励各地通过将乡镇(街道)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改造提升为医康养护综合服务中心,或通过街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毗邻建设等,加快实现医康养护一站式照护体系建设。
引导社会老人购买适老化改造和居家上门服务,探索养老金融,发展“银发经济”。全面完善养老、综合服务型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构建多层次城乡助餐服务体系,改造提升35个城市社区助餐点,改造提升80个示范性乡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全市接受政府购买居家上门服务老年人比例达到18%。
延伸阅读
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1.推动中高端养老项目建设,推动市康养集团迅速组建并连锁化、规模化拓展业务,持续打造“颐扬小馆”助餐品牌。
2.开展社区“微服务”,扶持社区社会组织为困难群体的微心愿提供服务保障的链接项目。
3.重点培育100个公益社会组织实施200个公益项目,助力服务乡村振兴建设。
4.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规范乡村未命名道路命名,全面推进乡村地名建设。
5.深化“甄情驿站”寻亲工作室建设,进一步健全“民政+公安”寻亲协同联动机制。
编后
居家养老服务
既要“到家”又要“到位”
扬州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市65岁以上老人共有91.17万人。其中,部分失能失智老人的养老照护问题成了不少家庭的痛点。近年来,多地试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受老年群体的欢迎,但政府购买服务提供的项目不可能包含所有,一些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缺位”或是“到家”却不“到位”等问题。
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能够做好老年人最低养老保障,对居家养老服务,要能加大财政投入,推动优质医养资源“下沉”到基层等。另一方面要保证服务到位和居家安全,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不可或缺。尤其现阶段,养老人才相对紧缺。应当加快脚步加强培训,建设一支职业规范、稳定可持续的人才队伍,也要把好资质关监管关,严防害群之马。
来源:扬州网